人气小说网

第二十八章 御花园

象持提示您:看后求收藏(人气小说网rqxs.cc),接着再看更方便。

在乾元宫里处置完融崖一案,皇帝心绪大好。等众人都离开了,他带着光禄卿雒渊概和春佗到御花园里散心。皇帝走了一会,觉得有些热,把外边披着的大氅脱掉了。

“陛下,您要珍重龙体,天儿还冷得很呢。”雒渊概说。

“不碍事的。这都仲春了,再过二十来天都要立夏了。我的身子骨强健的很哪。”逄图攸笑着说:“这个案子,总算是定谳了。我看他们俩的样子,应该也都没有什么怨言了吧。北陵郡王那边怎么样?”

“陛下,北陵郡王那边这几日十分平静,并无异样。”

“你不要掉以轻心。我那个王兄与众人不同。你别看他天天仙风道骨、优哉游哉的样子,其实心里面想的深的很。等廷尉和宗正卿他们拟好了定谳文书,你找人去给各宗室全都送一份,这样呢,好让北陵郡王详细知悉事情的经过。要不然,以他的心思周密,必然会发现漏洞。”

雒渊概恍然大悟,原来方才皇帝针对宗室贵戚们说的那些诫勉之语,命令宗正卿整理定谳案卷分送各宗室,其实还隐藏着这个目的,名义上是整顿宗室作风,实际是只是为了让北陵郡王知悉案情经过。这个手法堂堂正正,又浑然不觉。这虽然是一件小事,但皇帝的这个心思,用意之深、手段之不着痕迹,实在是高明之至。这个崇景皇帝,看来真的不是此前那个永诚亲王时候的逄图攸了。

雒渊概小心伺候着。皇帝忽然问道:“对了,分封郡王的宗室名录,你拟的怎么样了?”

“臣已拟好了。”

“很好,今日晚间你递上来,我先看一看。”

“喏。”

逄图攸看着远处,说:“一下子分封出去这么多郡王,不予以钳制,那是绝对不行的。前朝的教训,那都是前车之鉴,历历在目啊。那个时候,皇帝和朝廷的窘境,你和我都是见识了的。说心里话,先帝削藩,包括隆武后期,先帝打算全面推行郡守制度,我在心底里,其实是完全赞同的。”

雒渊概大惊失色。皇帝的这番心思,此前竟然一点都没有透露出来过。当时,雒渊概、几位郡王、其他宗室,之所以拥戴永诚亲王而反对隆武大帝,就是因为隆武大帝一意削藩、对宗室亲贵日益刻薄,而永诚亲王逄图攸力主保留郡国制度并优容厚待宗室。彼时的永诚亲王逄图攸还为此而和隆武大帝闹翻。怎么此时此刻,皇帝又说自己赞同隆武大帝削藩的主张了呢?如果这样,那逄图攸得位的权力基础岂不是荡然无存?如此说来,几日前皇帝与几位郡王拟定的恢复郡国制的国策是不是要推翻?可皇帝明明刚才又问到了分封郡王名录一事。这到底是怎么回事?雒渊概心里又惊又乱又害怕,不敢多说一个字,默默地跟着往前走。

逄图攸注意到了雒渊概惊慌失措的神情,失笑地说:“你不用奇怪。我如此说,并不是要改变既定的恢复郡国制的新国策。不过么,不能恢复到前朝大郜时期异姓郡王的郡国制度,也不能恢复到北陵郡王和甘兹郡王他们想要的那种分封郡国完全独立于朝廷的制度。”

雒渊概还是不明了皇帝的心思,停了下来,鞠躬道:“臣愚钝。请陛下明示。”

“你是豪门世家出生,一直在圣都中枢,没有在分封郡国里待过,不大明白郡国制度的真正意味。你知道么,北陵郡王和甘兹郡王在他们的郡国里,和我在圣都里毫无区别。为什么呢?因为郡国里的人、事、军、财诸权,全都由郡王一人执掌,朝廷对他们根本无权过问。只要他们不作乱,朝廷就不能对他们怎么着。我虽然名义上是皇帝,可并不是一人独尊,这天下,我是和这些郡王们一同分享的。”

“陛下圣明烛照,非臣所能见识。”

“更可怖的是,这些分封出去的宗室郡王,比那些异姓郡王更不可信。”逄图攸摇着头说。

“哦?”这是雒渊概没有思考过的问题。

更多内容加载中...请稍候...

本站只支持手机浏览器访问,若您看到此段落,代表章节内容加载失败,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模式、畅读模式、小说模式,以及关闭广告屏蔽功能,或复制网址到其他浏览器阅读!

小说推荐:《退队,然后捡到问题美少女》《圣拳!》《男主怀了我的崽》【星空中文】《秦时明月之君子六艺》《普罗之主》《云朵和山先生》《穿越万界:神功自动满级》《沼泽领主:我有情报系统》《谍海青云

新书推荐

大秦:最狠丞相,杀出个万世永昌让你当江湖大佬,你成了军阀?大唐:穿越李恪,配角怎么当皇帝诸葛重生:众将士,随亮北伐!大明风流倒拔三国无敌县令:从替哥哥入洞房开始造反我没兴趣,父皇别害怕三国之从购买并州牧开始随母改嫁,我跟继父约法三章大汉:开局刺杀刘彻,求诛九族三国:我刘备也是绝世武将清末土司王朱元璋:逆子,这皇位非你不可!我只想算命,你却让我当国师那年,那雪,那个醉酒书生封地三年,百官跪求登基!重生三国,我抢了刘备的皇叔穿成乖软夫郎的农家书生我在三国逆转乾坤大宋小农民春枝缠大唐小说家我在水浒做奸商三国之美女如此多娇谍海无名我在异世界召唤(HP)Forgive金玉满唐我的臣子们都太逆天了!开局贪成五亿县令,女帝求我多贪点?谍战风云录:大宋带着美女闯三国明末:边军不退继兄不善臭县令朕怀孕了玄天宗修行记事叛军围城,我皇太子揭棺而起!乱世种田日常朕,剩者为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