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房深窈,疏雨黄昏,浓云薄雾的初春天。
平日巡逻的那条河畔边,杨柳萌了新芽,院子里的梨花开得正好,颤巍巍地伏在枝头。
玉树琼葩,燕子徘徊。
柳二郎的心情一如这早春纷飞的细雨、缠乱的柳丝般怅然。
几回惆怅,几回惆怅!
自斟自酌一壶梨花雪,无需当值的日子里,他大多数是这般颓废度过的。
无人知晓他的心事。
本以为狠下心,不再自溺于美食与美人的诱惑,就能摆脱烦恼,却发现自己的生活已完全被一种名为火锅的邪物给包围了。
与同僚们闲聊时,就不时听他们谈起家中哪日叫了一锅炖不下的外送,真是汤鲜味美,麻辣过瘾,一定要他改日也试一试。
三弟每日下学归来都会带回宵夜,有时是冒菜,有时是关东煮,近来又新添了烤得焦香冒油的羊肉串,或是和着粉丝、馍碎泡在羊汤里,一喝起来就稀哩呼噜的羊肉泡馍。
这一日,家中二娘从女学中归来,也与他说起这火锅:“阿娘,二哥,不若今晚咱们也叫个火锅外送尝尝?”
柳二郎憨道:“要么算了吧,阿娘不惯吃辣的。”
柳二娘撅嘴:“学中女郎们都吃过,就我没有!”
像他们这样的人家,既是外放官,又是武将,少不得被人暗中看轻。
在柳二娘就读的女学中就很有几位看轻她的小娘子们。
功课上,柳二娘不一定比她们差劲,于是她们便拿她的出身来笑话,难听点儿的类似于后世骂人是“乡下人”、“土包子”一类。
京中贵女们爱追逐流行,柳二娘当年初来乍到,很不了解这些,还为此闹过脾气,不愿上女学。
柳夫人慈爱地看着一双儿女,她自然也不愿女儿被人嘲笑,便道:“我记得三郎说过有不辣的汤底,还有能选两种汤底的鸳鸯锅。”
这便是一定要吃了。
柳二郎垂下头。
府门外就有愿意替大户人家跑腿的闲汉,一般人家点单的流程都是派他们去店里订购,再有专门的外送员送来府上。
更多内容加载中...请稍候...
本站只支持手机浏览器访问,若您看到此段落,代表章节内容加载失败,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模式、畅读模式、小说模式,以及关闭广告屏蔽功能,或复制网址到其他浏览器阅读!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